品牌 | 優爾鴻信 |
---|
優爾鴻信檢測擁有從表面到內部的全維度測試能力,紅墨水實驗、切片分析、離子色譜等項目全覆蓋,能高效識別虛焊、開裂、離子殘留等問題,依托專業儀器實現精準檢測,助力電子器件質量管控。
紅墨水染色試驗(Red Dye Penetration Test)是一種直觀、經濟且高效的破壞性物理分析方法(DPA),主要用于檢測電子元器件封裝內部或焊接界面的微裂紋、空隙(氣孔)和分層等肉眼難以觀察的缺陷。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毛細現象,使紅色染色劑滲入上述缺陷內部,通過后續的解剖和顯微鏡觀察,清晰揭示缺陷的位置、形態和嚴重程度。
BGA封裝焊接質量檢測技術 紅墨水染色試驗主要用于評估電子元器件的焊接質量。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紅色染料的毛細滲透作用,檢測焊接界面是否存在虛焊、裂紋、空隙等缺陷。
一、工作原理與步驟
染色滲透:
將待測電子元器件(如芯片、封裝體、焊接完成的PCBA組件)浸沒在專用的紅墨水(通常為低表面張力、高滲透性的環氧樹脂染色劑)中。
通常在真空環境下進行,抽真空排出封裝內部或縫隙中的氣體,使紅墨水更易進入微小的空隙和裂紋。
保持浸泡一段時間(根據樣品和需求調整),讓紅墨水充分滲透。
清洗與固化:
取出樣品,用溶劑(如丙酮、酒精)清洗掉附著在元器件表面的多余紅墨水,僅保留已滲入缺陷內部的部分。
對染色劑進行固化處理(如加熱),使其固定在缺陷位置,不易在后續操作中擴散或流失。
解剖與剝離:
破壞性解剖樣品。常見方式包括:
機械開封: 用研磨或切割方式去除芯片封裝的上蓋(塑封料),暴露芯片表面和引線鍵合區域。
橫截面切割: 將包含焊點的PCBA組件垂直于焊接面切開(切片/Sectioning)。
界面剝離: 對于分層檢測,可能直接嘗試將懷疑分層的兩個界面(如芯片與基板、塑封料與芯片/基板)強行剝離。
顯微鏡觀察與分析:
在高倍率立體顯微鏡或金相顯微鏡下觀察解剖后的樣品。
滲入缺陷(裂紋、空隙、分層縫隙)的紅墨水會清晰顯色,缺陷的位置、大小、走向和連通性一目了然。
分析缺陷的分布、形態,判斷其成因(如焊接不良、材料熱膨脹系數不匹配、工藝應力、污染等)。
二、主要應用范圍(檢測對象與缺陷類型)
紅墨水染色試驗廣泛應用于電子制造和封裝領域,尤其針對以下關鍵元器件和接口的質量與可靠性問題:
集成電路封裝(芯片級):
芯片開裂(Die Crack): 檢測硅芯片本身是否存在裂紋。
分層(Delamination): 檢測芯片背面與基板(Die Attach)之間的粘結界面、芯片正面鈍化層與塑封料(Molding Compound)的界面、塑封料與基板(Leadframe/Substrate)的界面是否存在分離。
引線鍵合(Wire Bond)問題評估: 間接輔助判斷鍵合點根部是否存在裂紋(紅墨水滲入根部縫)。
焊點可靠性(板級組裝):
BGA/CSP/QFN等封裝焊點: 這是最主要的應用之一。檢測焊球(Solder Ball)與封裝基板焊盤(Ball Side)、焊球與PCB焊盤(Board Side)之間的界面是否存在裂縫(Crack)、虛焊(Cold Solder)或氣孔(Void)。區分裂紋發生在封裝側還是PCB側至關重要。
通孔元件焊點(如連接器、大電容/電感): 檢測焊料填充是否充分,是否存在孔洞或裂縫。評估焊料與元件引腳、焊料與PCB孔壁/焊盤的結合狀況。
可靠性試驗后評估: 溫度循環(Thermal Cycling)、機械沖擊(Mechanical Shock)、跌落測試(Drop Test)后,常用紅墨水試驗判斷焊點是否發生疲勞開裂及其開裂路徑(界面斷裂 vs 焊料本體斷裂)。
LED器件:
芯片粘結分層: LED芯片與支架(Submount/Heat Slug)之間的銀膠/共晶焊接界面是否分層。
熒光膠/封裝膠分層: 熒光膠層與芯片、封裝硅膠/環氧樹脂與支架/透鏡之間的界面是否分層,這對LED的光效和壽命影響極大。
功率模塊:
檢測芯片燒結/焊接層、基板(DBC)與散熱底板(Baseplate)焊接層、端子焊接等的界面完整性,是否存在空隙或分層。
BGA封裝焊接質量檢測技術 紅墨水染色試驗是電子制造領域的重要質量控制手段,尤其適用于高密度封裝器件(如BGA、CSP)和關鍵焊接節點的缺陷檢測。通過該試驗,可有效識別虛焊、裂紋等隱患,為工藝優化和失效分析提供關鍵數據支持。
- 上一篇:FIB離子束切片測試 電子元器件檢測
- 下一篇:電子元件CT無損檢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