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 | 優爾鴻信 |
---|
優爾鴻信實驗室聚焦關鍵領域清潔度檢測,含汽車零部件顆粒物(防阻塞噴油嘴等)、新能源磁性顆粒(鐵 / 鎳等金屬檢測)、電路板離子殘留(20 + 項檢測)、油品清潔度(5 級等評級)、環境 lllig 值(30 點網格監測)。獲 CNAS 認可(證書 L0273),2019 年清潔度通過評審,符合 VDA19.1、ISO16232 及蒂森克虜伯等標準,設備精良、環境可控,為客戶質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撐。
清潔度檢測概述
1.定義與背景
清潔度:指零件、總成或整機特定部位被雜質污染的程度。
檢測目的:通過萃取工藝收集生產過程中殘留的顆粒污染物,分析其對產品的潛在危害。
行業應用:起源于航空航天,2000年后廣泛應用于汽車、新能源(如動力電池)、柴油直噴、液壓轉向、ABS系統等領域。
2.顆粒物來源
污染物來源:生產工藝、車間環境、設備磨損、人員操作等,包括切屑、鑄沙、毛刺、焊渣等。
3.顆粒物危害:
致命顆粒(大尺寸)導致設備失效;
顆粒堆積引發噪音、壽命縮短;
高精度產品對污染物更敏感。
行業需求:半導體、光學鏡頭、液晶屏、醫療器械、AI產品等制造業均需清潔度管控。
汽車零件清潔度檢測標準有哪些?
目前汽車行業中應用廣泛的清潔度檢測標準包括以下兩類:
1. ISO 16232 標準
適用范圍:道路車輛的液壓回路元器件(如發動機、變速箱等)。
等級劃分:基于表面污染程度分為 A、B、C 三個等級(A最高,C級Z低)。
檢測方法:
搖晃法:通過清洗液搖晃收集污染物。
壓力沖洗法:利用高壓水流沖洗零件表面。
超聲波清洗法:通過超聲波振動去除微小顆粒。
關鍵指標:污染物總質量及顆粒尺寸分布(如ISO 16232-1:2007中規定的顆粒分級標準)。
2. VDA 19 標準
適用范圍:德國汽車工業協會(VDA)標準,適用于所有汽車零部件(如燃油系統、制動系統、電子元件等)。
等級劃分:基于表面清潔度分為 1~5 級(1級最高,5級Z低)。
檢測方法:
內部沖洗法:針對管形部件內壁的清洗(如燃油管路)。
氣壓沖洗法:結合氣體和液體介質清洗復雜結構。
空氣回流法:通過空氣填充和回流收集內壁顆粒。
要求:對樣品運輸、拆包等環節的污染控制有詳細規定(如避免外來顆粒混入)。
其他檢測方法
顆粒計數法:通過光學顯微鏡或圖像分析系統統計顆粒數量和尺寸。
化學分析法:檢測污染物成分(如油污、金屬離子)。
熒光法:利用紫外線檢測表面有機污染物(如SITA表面清潔度儀)。
汽車零件清潔度檢測是確保產品質量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環節。通過遵循ISO 16232和VDA 19等標準,企業能夠量化評估污染物水平,優化清洗工藝,并滿足客戶對清潔度的嚴格要求。對于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,清潔度檢測技術(如SITA熒光檢測)也在不斷升級,以應對更復雜的污染控制需求。
- 上一篇:塑料檢測塑料熔融溫度檢測
- 下一篇:芯片ESD防靜電檢測